查看原文
其他

和宝宝分床和分房,你准备好了吗?

王馨 怡禾心理 2022-01-18

图源:pixabay


选择何种睡床方式是很多妈妈关心和纠结的问题,其中很多疑问都是关于分床和分房的最佳年龄?同床睡、同房不同床睡和独立睡各有哪些利弊?如何更好的让孩子适应分床和分房?


之前回答过一个短问答,是关于“和孩子几岁分房睡最合适”的问题,因为字数有限没有展开来说,回答后受到了挺多爸妈的关注,对其中的一些年龄界限有“不服气”之处,其实也正是因为睡床方式所涉及的因素太多,难以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所致,包括睡眠安全、喂养方式、宝贝本身的特质、家居条件、父母观念和亲子关系等多个方面,并且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尤为密切,比如欧美国家和我国就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瑞典家庭在孩子出生后1年左右甚至6个月左右就可能让他们独自睡一个房间,家长使用监控器来监控孩子是否入睡、醒来或者哭闹。而在我国,同床睡仍然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方式。


看看数据怎么说

2018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疗中心对于我国婴幼儿睡床方式及其对睡眠结局的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来源于8省市1300多名健康婴幼儿的调查数据如下:

图片来源于《我国婴幼儿睡床方式及其对睡眠结局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我国,3岁以内的宝宝大多是和爸爸妈妈同床睡的,比例高达84.8%,仅有13.2%左右是和爸爸妈妈同房分床睡的,而独立房间的只有2%左右,而在6-23个月间同床睡比例是最高的。


结合在门诊中所了解的和自己养孩子的经历都会发现数据是有真相的。随着宝宝的年龄增长,运动和社会情绪发展,要让孩子和爸妈同房而又让他/她保证在小床睡,实际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宝宝刚出生时为了防止自己熟睡压到新生宝宝,就算喂奶再麻烦,我们都会很小心的让孩子睡在挨着大床的小床上。


图源:pixabay


但随着孩子运动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是否能够一直保持同房不同床就开始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了,比如有些孩子会直接从小床翻出到大床,为了避免半夜孩子爬出跌落风险,只能再次选择同床;比如因为孩子生病为了方便照顾让其睡父母的床,待疾病恢复后就抗拒再次睡小床了;比如有些孩子属于高敏感、高需求的,比如家居条件所致,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小床,或者因为二胎的出生、房间不够用等等,都可能会使睡床方式发生变化。


分床和分房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时间点?


查阅了很多国家的指南,包括《中国婴幼儿睡眠指南》、美国儿科学会(AAP)、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建议,我国的指南建议“生后第一年可能父母经常要忙于给宝宝喂奶、换尿布,为方便夜间照顾孩子,建议可以采取宝宝与父母同屋但单独小床睡眠的方式”;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睡眠方式是0-1岁的孩子睡在自己的婴儿床,和父母睡同一个房间;澳大利亚、英国的建议都是至少6个月以内是同房不同床的。可以看到比较一致的都是建议生后还是以同房不同床的方式,以此降低睡眠安全隐患。但是指南和建议主要集中于1岁以内,因为1岁以内(尤其是6个月内)是发生婴儿猝死风险最高的时期,而对于1岁以后并没有做特别的说明。包括分房的时间。


图源:pixabay


那结合实际和指南,对于分床和分房时间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时间点我们仍然存在很多的疑惑。在考虑到宝宝性别意识发展的特点以及父母和孩子亲密身体接触的时间界限,我认为3岁还是一个需要去注意的分床或分房时间,这个点实际更多的是针对于从来没有分过床或者是分床后又再次同床的宝宝而言,同时也是为之后分房做一些准备的。


看看数据怎么说

3岁-5岁幼儿的性别辨别能力和性别理解能力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即这个时间是幼儿性别意识发展的敏感期。父母和孩子身体亲密接触(共浴、帮忙洗澡、便后清洁等)的最长时间平均值的建议是:共浴不超过3.3岁,帮忙洗澡不超过4.7岁,便后清洁不超过4.0岁。(来源于美国700多位儿童心理学家、儿童精神病医生以及儿童保护组织社工的意见)。同床睡,和爸爸妈妈的身体接触是很亲近的,而睡觉衣物也有特殊性,这些因素都是需要作为分床、分房年龄界限的考量。 


而对于分房的时间,很多人推荐5岁之前应该拥有自己的卧室,因为有研究显示如果孩子在5岁以后还和爸妈同睡,父母的婚姻内压力水平会逐渐升高,而满意度显著降低。但是正如之前所提到过的,分床分房和很多因素有关,客观的因素(家居条件、文化背景)无法做太多改变,而孩子本身的特点、亲子关系、夫妻生活的需求以及爸爸妈妈们的观念和准备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分床和分房时机的关键。具体而言:


1

宝宝本身的特点,包括气质类型和个性特征,是否属于高需求、高敏感的孩子,分离焦虑的程度如何、对于新床、新房间的适应能力、有没有某些年龄特定的恐惧等方面需要考虑,让孩子以自己的节奏做好准备。


2

亲子关系,爸爸妈妈平时和宝宝建立的依恋关系、互动模式和亲密程度都是会直接影响孩子分床分房的因素,所以日常高质量的陪伴和对孩子的接纳和理解是要蕴含在生活点滴的,以更好的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


3

除了对宝宝的准备,也需要考虑爸爸妈妈自己,稳固的夫妻生活是家庭的根基,需要正面看待夫妻生活的需求;而和宝宝的分房也同样会引起爸妈的焦虑,尤其是妈妈,所以爸爸妈妈也是需要做准备的。


图源:pixabay


分床分房的利弊


凡事都是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的,分床和分房也是如此,从循证的角度,通过进行对照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去认识利弊。国外关于睡眠方式的研究很多的,有的研究发现1岁以内同房不同床可以降低至少50%的婴儿猝死的风险;也有研究发现同床睡可能会影响婴幼儿的夜间睡眠时间、自主入睡能力、夜行次数等;还有研究发现9个月以后独立睡房间的宝宝比其他睡床方式的宝宝在夜间睡眠的总时长上会多40分钟;但也有研究显示同床睡的最大益处是可以延长母乳喂养的实践。


而在我国的调查中则发现同床睡并没有对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有直接影响;可见结果也是有很多不同的。但是我想我们能明确的一点还是要基于孩子本身,来去判断同床、分床和分房对于宝宝而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反之的。如果孩子因为分床或分房出现很多的焦虑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影响孩子更多的方面,那就是弊大于利了,就需要重新考量分床或分房的时机。


如何更好的实现分床和分房


01

对于已经习惯和妈妈同床的宝宝,如果想要分房,就需要先分床,给孩子布置一个她喜欢的小床,先紧挨着妈妈,在睡眠程序建立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孩子在小床入睡,给予孩子适应的时间。


02

给宝宝和自己一些心理准备,宝宝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的建立并非易事,和妈妈自身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也有关系,如果妈妈舍不得分开或者是妈妈和宝宝的关系过于紧密,那在分床或分房是都容易受到阻碍。所以妈妈需要先调试自己,也做好心理准备,再通过一些绘本故事或者日常暗示,让孩子了解自己已经长大,有能力单独入睡了。


03

和宝宝一起按他们的喜好装饰或者布置自己的小房间,挑选喜欢的寝具和“睡眠伙伴”,让他们先喜欢自己的卧室和小床。让宝宝带一些之前睡觉时熟悉的东西,小被子、枕头等。


图源:pixabay


04

睡前程序,尽量保证和之前相同的睡前程序和哄睡方式,不要轻易的改变,让宝宝能够以熟悉的程序和方式入睡。


05

确保宝宝在半夜醒来时可以找到爸爸妈妈,但是如果宝宝在半夜找爸爸妈妈强烈要求要一起睡时需要温和的坚持,可以带宝宝回到房间,在一旁陪伴她/他入睡后再回到自己的房间,让宝宝明白爸妈的态度。


06

最后,需要注意的就是,妈妈和爸爸一定要以放松、接纳和理解的态度去看待分床和分房的问题,不要操之过急,慢慢陪伴宝宝过渡,达成一致性的原则,结合宝宝自身的特点,为他们寻找一个独特的分床/分房之旅。


参考文献


1、杨芳,林青敏,王广海我国婴幼儿睡床方式及其对睡眠结局影响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6602604


2、Volkovich E1, Ben-Zion H1, Karny D1,et al.Sleep patterns of co-sleeping and solitary sleeping infants and mothers: a longitudinal study. Sleep Med. 2015 ,16(11):1305-1312.


3、Tanya Horsley,Tammy Clifford, Nicholas Barrowman. Benefits and Harms Associated With the Practice of Bed Shar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07,161, 237-245

(可上下滑动查看)


往期回顾


05

-

2018-11

 原创 | 妈妈,我哭闹,只是因为我在秩序敏感期

07

-

2018-11

 原创 | 一孕傻三年,有没有科学根据?


王馨

东莞市儿童医院,从业8年。擅长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诊疗,儿童保健,尤其在儿童情绪行为问题、自闭症、多动症、学习障碍、亲子关系等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END


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


怡禾心理重新开放树洞信箱啦,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心理疑惑,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欢迎写信给我们。


怡禾心理每周会有一个心理小问答栏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每个月会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回复一封读者的来信。


信箱地址:yaehermailbox@163.com   欢迎来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